miàn

面目

拼音miàn mù
注音ㄇ一ㄢˋ ㄇㄨˋ
词性名词

词语解释

面目[ miàn mù ]

⒈  相貌。

面目可憎。

appearance; face; features;

⒉  事物的外表、形态;面貌。

还其本来面目。
入世之面目。——清·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忠烈之面目。

look;

⒊  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。

显出庐山真面目。

colors;

⒋  指面子、脸面。

愧无面目见人。
何面目以归汉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何面目见吾邑义士。——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self-respect;

引证解释

⒈  面孔;面貌。

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有靦面目,视人罔极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唐懿宗咸通十年》:“泗州 被围凡七月,守城者不得寐,面目皆生疮。”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五九回:“韩道国 到家,拜了家堂,脱了衣裳,净了面目,夫妻二人,各诉离情一遍。”
丁西林 《一只马蜂》:“﹝ 余小姐 ﹞姿态美丽,面目富有表情,服装精致。”

⒉  比喻事物呈现的景象、状态。

唐 冯贽 《云仙杂记》卷三:“王徽之 以菖蒲映竹,曰:‘菖蒲止以九节为贵,而此君面目耸然。’”
宋 苏轼 《题西林壁》诗:“不识 庐山 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勋戚·世官》:“我本书生起家,身后子孙通塞不可知,第还我穷秀才面目足矣。”
胡适 《百二十回本<忠义水浒传>序》一:“明 代《水浒》面目,遂得重睹。”

⒊  面子;颜面。

《国语·吴语》:“使死者无知,则已矣;若其有知,吾何面目以见 员 也。”
《汉书·王陵传》:“今 高帝 崩,太后女主,欲王 吕氏,诸君纵欲阿意背约,何面目见 高帝 於地下乎!”
《水浒传》第三七回:“众囚徒见 宋江 有面目,都买酒来与他庆贺。”
夏衍 《上海屋檐下》第一幕:“你这样做就使我犯了罪,犯了一种没有面目见朋友的罪!”

⒋  情面。

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六回:“云长 执剑在手曰:‘休再言!此剑上并无面目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面目[ miàn mù ]

⒈  容貌、相貌。

《庄子·秋水》:「于是焉,河伯始旋其面目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一七回》:「谁知除了眼镜,两眼模糊,反辨不出那人的面目。」

面貌 面孔 面容 嘴脸

⒉  面子、体面。

《国语·吴语》:「若其有知,吾何面目以见员也。」

英语appearance, facial features, look

德语Erscheinung (S)​, Antlitz (S)​

法语caractère, aspect

分字解释

※ "面目"的意思解释、面目是什么意思由超级国文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1.《在那遥远的地方》突破以往军人形象,不仅还原了军人的本来面目,同时走出了“人性军人”粗俗浅薄的怪圈,重新诠释和平年代军人的任务感和使命感。

2.尽管网上也有很多关于求职的信息,但是我发现这些信息不是太老套就是在多次传抄之后变得面目全非。然而现在呈现在你眼前的这本书则完全不同。

3.这一润色,留传固然留传了,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许多本来面目。

4.比闻将军督师南下,喜慰莫名,本当即日倒戈,以还我本来面目。

5.那一个人,是既会从这些榛莽丛杂的山上看到和蔼可亲的面目,那么他的趣味会是怎么一种样子呢?

6.他丑陋的本来面目最终被同事揭露出来了。

7.覆盖在我们生活之上的那层薄薄的糖衣,终于在这个夜晚消失殆尽,露出了丑陋的,一直在腐烂的真面目。我们终于丧失了所有的耐心,对彼此,对自己,对这仿佛永远都不可能好起来的人生。

8.紫色的花柄托起很大的昙花,洁白的花瓣整齐地一层包着一层,特别有趣的是大嘟嘟沉甸甸地花朵颤悠悠地抖动着。在颤动中花瓣慢慢地舒展开,露出了漂亮的真面目,密密的细白的花丝从花芯中旋转着探出头来。

9.这个贪污犯的本来面目,已经被揭露出来了。

10.你要宣扬你的一切,不必用你的语言,要用你的本来面目。